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最新大班数学游戏大全,以及大班数学游戏20篇教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4的分解组成》
幼儿能够根据小姑娘的不同特点将4位小姑娘分为两组。 幼儿知道4能够分成1和2和3和1。 幼儿尝试发现数字排列的规律,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幼儿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这样的设计是遵循“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的原则,重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学习4的分解。通过抛出问题,帮助小兔子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的情节,使数学贴近于生活,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正如《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活动目标:- 能够根据小姑娘的不同特点将4位小姑娘分为两组。- 知道4能够分成1和2和3和1。- 尝试发现数字排列的规律,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理解了3的分解组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的分解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向幼儿展示四块积木或四个小物品,引导幼儿一起数数,随后出示数字“4”。提出将四块积木或物品分到两个小篮子里有几种分法,邀请幼儿参与分发,以此激发幼儿对数学分解的兴趣。
大班数学《4的分解》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能够根据小姑娘的不同特点将4位小姑娘分为两组。 知道4能够分成1和2和3和1。 尝试发现数字排列的规律,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5的分合》
活动目标 理解5的分合:通过操作实物,幼儿能够理解5可以分为几和几,并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记录操作结果:幼儿尝试使用数学方法,如记录单,来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学唱相关歌曲:感受与5的分合相关的歌曲旋律和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活动准备 记录单与笔:用于幼儿记录5的分合结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5的分合》如下:活动目标 探索理解: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5的分合。 语言表达:引导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分合结果。 记录能力: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形式记录5的分合过程。活动准备 五种分法材料:提供足够的材料供幼儿探索5的不同分法。
五种分法材料,幼儿操作纸,分圆片、翻圆片、分珠子、分花生的工具。【活动过程】复习游戏“碰球”:4的组成。复习4的组成,鼓励正确者,给予肯定,帮助者给予鼓励。自主探索学习5的组成。利用分圆片、翻圆片、分珠子、分花生的工具,自主探索5的分法。
《5的分解、组合》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体验将数量是5的物品分成两部分。 学习念读5的分合式及算式。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5只兔子头饰,儿歌《小白兔白又白》。 1—5数字卡片;分合符号。
《5的组成和分解》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初步建立数字5的分合概念,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初步学习运用数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能主动快乐地参加操作活动。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知道1和3,3和1,2和2合起来是4,1和4,4和1,2和3,3和2合起来是5。大班幼儿掌握了这些数学知识了,以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幼儿合起来就是加的意思,从而方便学习加减,让他们更理解加减。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排序
具体活动安排: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提供积木、几何图形、吸管、数字卡、玩具等多种排序材料。 辅助材料:展示有关排序图案的日常用品图片,如衣服、杯子、帽子、项链、毛巾、建筑物等,帮助幼儿理解排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教案1 活动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物体的不同特征及简单的排列规律。技能目标:能运用操作材料进行按规律排序,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情感目标:结合情景游戏,通过实物操作,体验按不同规律排序的乐趣。
大班数学课排序教案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学会排序: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按照物品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培养多种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体验数学乐趣: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有趣的排序幼儿园教案1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排序(即序列)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或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
让幼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规律排序在生活中的作用。活动反思: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单双数》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1、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的意义:通过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理解“两个在一起的是‘双’,只有一个的是‘单’”的概念。 探索区分单双数的方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图片中的物品数量,探索区分单双数的方法。
2、活动过程: 音乐游戏《找朋友》:幼儿边唱歌边寻找一个好朋友,强调每人只能找一个,为后续的单双数概念做铺垫。 认识单数和双数:通过展示小动物卡片,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每行数量,然后演示小动物两两手拉手排成队,直观比较单数和双数的特点。
3、音乐游戏《找朋友》:幼儿唱着歌寻找一个好朋友(强调一人只能找一个)。认识单数和双数: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小动物,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每行数量,然后演示小动物两两手拉手排成队,比较单数和双数的特点。幼儿操作:通过摆雪花片,对数字进行单双数的判断。
4、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说课稿如下:教材分析 本活动针对幼儿园大班幼儿上学期数学内容,旨在进一步巩固和练习幼儿对单双数的理解。 源于手脑算领域,第一课时后幼儿对单双数的掌握存在差异,需通过趣味性的活动进行深化。
5、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单数和双数》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单数和双数》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单双数 活动目标: 学习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让幼儿能够准确识别并区分10以内的数字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培养对数学活动的兴趣:通过参与操作游戏,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锻炼思维逆反性:通过反向思考,提高幼儿的逆向思维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游戏教案
1、活动过程: 音乐游戏《找朋友》:幼儿边唱歌边寻找一个好朋友,强调每人只能找一个,为后续的单双数概念做铺垫。 认识单数和双数:通过展示小动物卡片,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每行数量,然后演示小动物两两手拉手排成队,直观比较单数和双数的特点。 幼儿操作:幼儿通过摆放雪花片,对数字进行单双数的判断,加深理解。
2、《单双数》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活动目标: 理解单双数的概念:让幼儿能够明确区分并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定义,学会识别10以内的单双数。 积极参与操作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设计,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乐趣。 运用单双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
3、大班数学活动游戏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 培养幼儿的点数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全家福照片一张。
4、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教材安排了三次统计活动,让学生学习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初步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请问一下,有什么游戏适合幼儿园大班室内的数字游戏,最好是材料简单些...
《敲铃》旨在培养幼儿的听觉、记忆及快速反应能力,游戏开始前准备一个小铃铛,家长先拍手吸引注意力,随后提问“我拍了几下手”,引导幼儿聆听并回应。当幼儿回答正确后,家长敲铃并提问,随后让幼儿敲铃并说出敲击次数。游戏过程中需注意铃声不宜过大,以免干扰幼儿听力。
问题一:适合孩子玩的数字数学游戏有哪些 蝴蝶找花 玩法:卡片上大花一朵,分别有2~7的数字;蝴蝶卡数十张,每只蝴蝶上有试题或分解符号及一对数字。把卡片-字排列,帮蝴蝶逐一找到与它身上的式题数量相对应花,每人必须帮5只以上的蝴蝶找到花。
家庭活动 在家里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玩“迷路的数字“游戏。爸爸妈妈从任意数开始慢慢地数数,在数数过程中跳过一个数字,让孩子判断缺失了哪个数字。如6或2。如果孩子通过听数字回答起来有困难,爸爸妈妈还可以这样说:空、6或空、2。
数学《有趣的数字》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日历挂历台历等来让幼儿认识日期,查阅日期。活动中充分体现了《纲要》精神:幼儿的教育内容必须生活化、游戏化、社会化。
计数珠:有木质或塑料材质的计数珠,幼儿可以通过拨动计数珠进行数数,如从1数到100,也可以用于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如2个珠子加上3个珠子等于5个珠子,帮助他们初步建立数的运算概念。
请小朋友玩配对的游戏。 说一说生活中的整体与部分的例子。 幼儿园大班数学《连一连》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了解各种食物的来源。 认识各种谷物。 活动准备 米饭、面条、窝头、豆腐、玉米棒子、谷穗、谷子、黄豆、麦穗、麦子的图片。 豆浆机、前一天泡好的黄豆。 幼儿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