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注册资本15亿,净资产仅4.7亿?海保人寿七年沉浮录:累计亏损超10亿,“海马系”入主三年,61岁总经理压力不小…
来源:险企高参
展业7年,海保人寿累计亏损超10亿。
成立于2018年的海保人寿,站在“七平八盈”的节点上,距离盈利还是遥遥无期。
第一个完整经营年,海保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就突破十亿,此后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然而,前几年的保费狂飙盛况在2021年急转直下,保费规模几近腰斩。虽然2023年重现35.81%的增速,2024年更是突破14亿保费大关,但今年一季度却遭遇40%的断崖式下跌。净利润方面,经历七年沉浮,海保人寿累计亏损超10亿,今年一季度亏损0.5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海保人寿4.71亿的净资产已跌破15亿的注册资本。
鉴于多年处于亏损经营状态,海保人寿资本充足率亟待补充。在此关键时点,海马集团挺身而出,通过受让其他股东股权的方式成功晋升为控股股东,并于去年11月拟对海保人寿进行增资。
海马集团的强势入主一定程度为海保人寿转型发展提供有效助力,与此同时,来自海马系的赵树华也出任海保人寿董事长,并提出“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稳健性投资、坚持合规性经营、坚持战略性工作”等三年规划。只不过,作为战略规划关键执行者,今年已61岁的总经理马玉春将如何带领海保人寿完成新三年规划呢?
累计亏损超10亿
4.7亿净资产低于注册资本
展业7年,海保人寿累计亏损超10亿。
开业前3年,海保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还能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至2020年,该司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2.82亿元、11.73亿元、14.29亿元。但是到了2021年却大幅下降37.51%至8.93亿元,2022年依旧负增长,保险业务收入为8.31亿元。直到2023年重回正增长轨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1.29亿元,同比增长35.81%。2024年海保人寿保费规模进一步增长至14.33亿元。但是到了2025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又陷入负增长40.17%,为4.11亿元。
净利润方面,海保人寿除了2021年实现盈利外,其余年度均处于亏损状态,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海保人寿累计亏损额达10.73亿元。2018年至2020年海保人寿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0.98亿元、-1.18亿元,2021年净利润扭亏为盈为0.09亿元。但是在2022、2023年又陷入亏损并持续扩大,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3.18亿元。2024年亏损收窄,净利润为-2.55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持续收窄,净利润为-0.55亿元。
对于海保人寿连年亏损,与相较同业偏低的投资收益水平不无关系。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2年该司投资水平尚可,其投资收益率为2.91%,但是2023年及2024年投资收益率均低于1%,分别为0.57%、0.62%。
此外,海保人寿也曾因退保金增高、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增长等导致亏损。例如2023年该司退保金为12.6亿元,同比增长约13倍。2024年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同比增长771%至10.8亿元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多年的持续亏损,海保人寿净资产已经低于其15亿元的注册资本。2025年一季度净资产仅为4.71亿元。
偿付能力持续下降
海马集团入主已满三年
在业绩经历“过山车”的同时,海保人寿近两年也刚经历一次重大股权变动——海马集团入主已满三年。
2018年成立之时,海保人寿共有海马集团、海思科医药、易联众、智信利达投资、舜元建设集团等8家股东发起。其中海马集团、海思科医药、易联众持股均为20%。然而仅过去四年时间,股权就迎来变动。
2022年6月,舜元建设将所持12%股权悉数转让给海马投资集团,海马投资集团持股比例提升至32%,成为单一第一大股东。据悉,海马集团旗下拥有高新汽车、汽车消费信贷、康养医保社区、人寿保险、城市商业等产业板块,总资产400 多亿元。海马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近20年。海马集团旗下拥有海马财务有限公司、海南海田小额贷款公司、海马汽车等。其中海马财务还是海南银行的股东之一。
早在2022年年初,海保人寿股东变更就已有预兆,当年3月24日,海保人寿发出任命赵树华担任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公告,3月31日,海保人寿法定代表人变更为赵树华。赵就是从海马集团旗下子公司调任而来。
资料显示,赵树华1972年6月出生,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工学学士。历任海南省高科技公司深圳办事处员工,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贷部门员工,一汽海马汽车科长、财务部部长,海马汽车集团财务总监,海马财务总经理,海保人寿监事会主席、海马财务董事长,海南海田小额贷款董事长等职。
重塑股权结构,和海保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太快有很强关联。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4年,海保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3167.72%、355.47%、204.12%、177.89%、165.69%、157.57%、121.5%。
面对持续下滑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补血继续提上日程,保险公司主要通过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大方式补充资本。在股权融资方面,2024年11月,海保人寿第一大股东海马集团拟进行增资,同时,ST易联众放弃海保人寿本次增资的优先认缴出资权,其余股东是否跟进增资暂不明确。
此外,海保人寿也曾两次尝试通过发债补血,但后来并无下文。一次是在2022年7月12日,原中国银保监会海南监管局同意海保人寿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第二次是在2023年12月2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海南监管局同意海保人寿募集次级定期债务,募集10年期次级定期债务,募集规模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
截至目前,未能在中国货币网查询到海保人寿的发债信息。
1
61岁保险老将马玉春任总经理
未来方向在哪?
立足于海南,依靠于政策。
“之所以选择在海南展业,主要基于目前海南省所推出的优惠政策”,股东易联众在海保人寿开业时,曾向媒体如此表示。站在当时的时间节点上来看,海南省当时保险业务发展相对滞后。政策优惠,外加较大市场空间助力之下,海保人寿发展可期。
事实也是如此,回顾过去几年,海南省相关机构在多次有关保险的文件中提及海保人寿。
例如,2020年12月17日,为贯彻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关于“支持保险业金融机构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医疗保险产品”,由中国银保监会海南监管局和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省医保局及省外汇管理局等多家政府部门协办,海保人寿公司、联合医务(中国)等单位具体承办的海南自贸港特医特药跨境医疗保险项目正式落地。
除此之外,2023年12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海南监管局、海南省医疗保障局指导推出海南省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惠琼保(2024版)”。并由16家海南省商业保险公司(详见附件)共同承办,为参保人员提供咨询和理赔服务。海保人寿牵头组织开展相关工作。2024年底,海保人寿作为首席承保方,惠琼保普惠保险项目惠及72万人。
在接住政策倾斜的破天富贵时,海保人寿的常规业务却频现经营瑕疵。例如,2020年7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产品核查发现,海保人寿报送的某附加两全保险,费率和现价计算考虑了主险重疾发生率,但未对主、附险比例关系进行限制,在组合销售时可能存在保险产品异化为理财产品的风险隐患。2022年1月的通报中,海保人寿报送的增额终身寿险增额利率超过3.5%,易与产品定价利率混淆,存在噱头营销风险。
不过,海保人寿正经历着从被动合规到主动进化的战略转身。2024年5月,海保人寿成立6周年之际,海保人寿董事长赵树华提出,面对未来的新三年发展,要坚持高质量发展,追求业务质量提升而非规模盲目扩张,积极拥抱监管新要求,大力推进价值型期交业务;同时,要坚持稳健性投资,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坚持审慎的思路原则,确保未来的投资风险程度小、收益可预期;此外,还要坚持合规性经营,关键指标一定符合监管要求,决不能够触碰红线;并且坚持战略性工作,深耕海南,布局岛外。
只不过,新的三年规划想要实现,难度不容小觑。例如“大力推进价值型期交业务”其背后是2024年趸交业务占比超三分之一的现实;“深耕海南,布局岛外”则是展业7年仅有海南、深圳两家分公司的无奈…
作为公司战略规划关键执行者,总经理的人选备受关注,61岁的马玉春担起重任。2024年4月15日,副总经理马玉春为临时负责人,10月11日马玉春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海南监管局核准海保人寿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履历显示,马玉春1964年5月生是一位资深保险老将,毕业于复旦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其职业生涯始于阜阳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1997年马转战保险界,先后就职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太平人寿,前海人寿,深信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从工作履历来看,马玉春先后担任过平安保险组织人事部人力资源室主任,友邦上海分公司管理专员,太平人寿总公司企划部助理总经理(主持工作)、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2024年,马玉春加入海保人寿,出任海南分公司总经理。
马玉春如何带领海保人寿完成新三年发展规划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