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愉悦资本JoyCapital
7月2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在大会的“数字技术投资与跨境协同创新”专题论坛上,围绕AI的热点话题及与当下创新创业新趋势的结合,分享了观点。Enjoy!
当下正在兴起的智能经济与过去20年的网络经济有很大不同。网络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边际效益递增——软件吃掉世界、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就是这个阶段最典型的商业模式。目前美国市场上的M7中有五家都是平台,这些价值几万亿美金的公司体现了网络经济的特点。
AI还处在基础设施投入期
智能经济时代又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我们首先观察到了生产率的大幅跃迁;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端和用户端的双边重构,使得商业的价值体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另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软硬结合。Waymo目前在旧金山大约1000辆左右,日单量已经超过了Lyft,仅次于Uber。我们也投资了Momenta,它是中国装车最多的智驾系统,可见AI驱动硬件已经带来了产业层面的深刻变化。
下一个问题是AI最先会在哪里产生收益。一般意义上,一个行业里往往是基础设施首先赚钱——英伟达现在是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紧接着就是典型应用,随后变成基础设施向所有的行业进行渗透。基础设施具备普遍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由此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当下还处于AI本身的基础设施大力投入阶段:这两年美国VC近40%的额度投向AI领域,每年大概有2000亿美元。中国大约是每年2000亿人民币,政府不遗余力地支持了VC、创业企业,这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现在AI到了平台期,但这其实给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那些后期爆发的产品往往是在产业相对平缓时期孕育的,比如大模型在过去两三年里呈现出的迭代和进化,就是对这个阶段最生动的体现。
AI是中国企业出海的要素
对中国公司来说,AI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是一个重大机遇。中国公司的模型大部分是开源的,应用范围更广,会吸引更多用户。而AI本身自训练、自反馈的机制使得用的人越多、整个模型和体系的效率就提高,进而生态也会更强大。
当下的新全球化时代,伴随着生而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去到世界更多地方,中国的算力,中国的开源模型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中国企业出海,把AI作为自己的能力特别重要,大量创新的世界级产品和服务会涌现出来。
上一阶段,形容中国企业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经济水平、人力资本上升,在成本方面已经没有优势了,但高科技的实力又还追不上发达国家。现阶段,中国在很多领域实现了突破,AI领域的发展就体现了这一点。即使是传统优势项目的新能源汽车也因为智能辅助驾驶有了新故事,优秀的硬件能力匹配上不断提升的智驾技术,这不只是技术或者产品的提升,而是影响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一个要素。
AI要素:安全、普惠、以人为本
AI的发展,第一重要的就是安全可靠,这是技术实现落地的前提;其次是场景创新,需要不断向纵深领域推进,找准切入点和痛点,AI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第三点就是算力普惠,AI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重点,这是全球化竞争中无法避开的一个话题。
正在出海的这些企业要践行“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发展理念。AI的潜在威胁是全球政策制定者、学界、业界持久争论的话题,安全、普惠是AI大范围应用的前提,而以开源的形式提供给客户技术透明的产品,用户才会用得放心;只有市场发挥作用,才可能有普惠的AI服务。
对中国企业来讲,首先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技术透明、价格便宜,这在任何一个市场都行得通,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我们合作。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在过去两年间的进口额其实和G7基本达到相同的水平。这些国家一直希望发展自己的产业,但是没有机会。
中国企业秉承“以人为本,科技向善”,带着技术和他们一起做,比如把研发、生产制造放在当地,即使是偏远的乡村也能普遍用起来,既扶持了本地产业,又给东道国的经济和民生带来了价值。
普惠、安全、以人为本的AI,这是中国企业新国际化的要素,归根结底,还是要技术发展起来,实力跟上。没有优秀的、稳定的技术实力,是没有办法做到普惠的。
在大海中游泳,才能学会游泳,拥抱AI,才会找到自己的机会。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