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预见能源
光伏电池产业链又走出一家IPO。
近期,建邦高科有限公司(简称“建邦高科”)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中信建投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根据招股书,建邦高科总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主要依托国内实体山东建邦胶体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建邦胶体”)成立,是中国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的光伏银粉生产商。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59亿、27.82亿、39.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20万、5989万和7902.7万元。
建邦胶体2010年3月在济南天桥区成立,成立之初就是山东建邦集团的子公司,此后公司股权一直在集团关联方之间流转。
2012年公司启动专门针对光伏应用领域银粉的商业生产合作研发项目,并在2014年建造了银粉生产线,2023年第四季度成为国内首批能够生产与TOPCon电池LECO技术兼容的银粉公司之一。
目前建邦高科的实际控制人是1992年出生的陈子淳,他在2022年从其父陈箭手中受让了全部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陈子淳今年33岁,他在2015年获得美国福特汉姆大学跨学科数学与经济学学士学位,并于2018年获得美国纽约大学房地产硕士学位,陈子淳曾在2018年至2023年期间担任山东建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如今为建邦高科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作为济南知名民营企业家,陈箭1961年出生,是法学领域专家,也是建邦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后者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本6亿元,业务主要涵盖基础设施、金融资本、文化商业、城市更新、健康医养、科技转化六大板块。该集团曾因建设济南黄河大桥和参与收购上市公司三联商社广为人知,并入股山东多家银行。
2024年济南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公司董事长陈子淳被邀请参会并发言。2025的济南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建邦胶体再次受邀参加。
值得注意的是,递表港交所前一个月,多家资本突然入股,包括沙特阿美的全资子公司、晶科能源的关联公司、鼎晖投资元老级人物焦树阁等。
建邦高科所处的行业是光伏银粉,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是银矿企业,下游是光伏银浆制造商。在此次赴港上市的新闻出来之前,建邦高科和总部建邦胶体一直很低调。
不过,“民企二代”带领下的这家公司也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是大客户依赖。
据招股书显示,建邦高科供应商和客户都相对集中,前五大供应商基本占到98%左右。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5.4%、94.8%、84.4%,前两大客户收入占比87.9%、82.8%、63.1%。 第一大客户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帝科股份、第二大客户是聚和材料。
虽然公司也说拓展其他客户,例如浙江光达电子科技、贺利氏及广州儒兴科技,但是客户集中问题很难解决,因为帝科股份和聚合材料就占了整个中国银浆市场的56.6%,即下游光伏银浆也很集中: 在光伏银浆市场中,全球范围内银浆生产商主要包括聚和材料、帝科股份、苏州固锝、儒兴科技、Heraeus(贺利氏)、光达科技、上海银浆、天盛、索特电子、硕禾电子等,2023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77.0%的市场份额。
此外,建邦高科还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从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企业不断精进,并取得全球第一的地位,银粉行业也不例外。
实际上,早期中国光伏银粉主要依赖进口,随着国内厂家银粉质量和性能逐渐接近国际水平,光伏进口量不断下降。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由于技术门槛高,截至2024年末,全球光伏银粉制造商不足20家。其中,日本DOWA 、美国AmesGoldsmith及Ferro等海外光伏银粉制造商由于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先发优势,在全球及中国光伏银粉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而在国内,整个光伏银粉行业近几年都在大干快上加产能,比如银科新材2021年才成立的,2024年产能就达到3000吨,迅速跻身成为光伏银粉行业国内2024年第二的公司,并超过建邦高科。
这几年建邦高科也在扩大产能,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中国光伏银粉销售收入来算,报告期内建邦高科在所有国内生产商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全球生产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9.9%。目前,该公司还计划在中东再建1500吨的产能,预计2027年开始投产。
不过,其实际产能和利用率是很低的,2024年产能利用率只有43.4%。
除此之外,虽然作为光伏电池的核心导电材料,银浆成本占比高达电池片总成本的10%-15%,而且随着TOPCon、HJT技术迭代,银浆用量不降反增。
但从目前来看,光伏组件下一步降本增效的核心环节之一就是银浆,比如开发银包铜浆料、高铜浆料、纯铜浆料等铜贱金属去替代银贵金属原材料,还有细线印刷减少银的使用,这是产业进化不容怀疑的技术路线。
总之,尽管建邦高科的收入和净利润随着光伏技术的迭代而快速增长,但公司本质上是一家加工企业,盈利水平较低,现金流状况较差,客户集中度较高,产能利用率偏低。此外,随着产业的进一步扩产,公司还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