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好猫财经
随着杨幂为淘宝闪购的代言广告出街,阿里集团正式宣布,未来12个月将砸下500亿元,为淘宝闪购的消费者及商家进行补贴。
与此前宣布三年在AI和云计算业务投入3800亿相比,这500亿元似乎更具战斗精神。
这是阿里整改之后,第一次如此高调宣布参与同业竞争,同时也是重归“核心”地位的蒋凡,在电商领域烧出的第一把火。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由美团破局、京东激烈应战的即时零售电商之争,竟激发起了淘宝的战斗欲望。
美团多年试错之后,打通了“闪购”业务的任督二脉,更是凭借外卖骑手大军承诺30分钟送达。
京东眼见零售电商被降维式“偷家”,也不得不推出“秒送”业务应战,试图阻击美团闪购蚕食京东零售,并且施压外卖业务。
淘宝在京东进军外卖之后低调入局,凭借卡住外卖“老二”身位的饿了么,淘宝闪购6天实现日订单破1000万,两个月后日订单已破6000万。
目前京东外卖日订单在2500万左右,美团外卖日订单为9000万以上,其中非餐饮订单在20%左右。
也就是说,各方全力推出资源之后,这场即时零售电商之争,鹿死谁手仍然是未知数。
从渠道、时效之争,再到道德舆论施压,这一场竞争在消费者心智中,已不再是一场补贴价格战,而是真正的内卷之争。
资本市场也并不看好三方的“火拼”。
淘宝闪购宣布500亿元补贴次日,阿里巴巴港股股价跌超3%,美团和京东港股股价跌2%。
从京东的百亿补贴,到淘宝闪购的500亿补贴,在目前消费意愿遇阻、线上线下消费结构失衡的大环境之下,资本市场并不认可。
他们似乎认为,这些钱应该花在其他地方,比如阿里集团对云业务的投入,甚至也应该用于回购,以支撑从“Deepseek”时刻后回落的股价。
可是阿里和蒋凡,都需要一场战斗来证明自己。
阿里因蚂蚁集团上市风波整改完成以来,陆续退出了一些非主业业务,其中零售领域退出了高鑫零售、银泰商业,两者分别亏损131.23亿元、85.15亿元。
这意味着阿里的“O2O”零售战略的破产,目前唯有盒马仍在支撑,连续多年亏损后去年实现盈利。
去年底,阿里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成立阿里电商事业群,任命蒋凡为负责人。新的电商事业群囊括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及1688、闲鱼等电商全品类业务。
在淘宝参与到即时零售竞争以来,阿里更是将饿了么和飞猪整合进入电商事业群,以期将阿里的纯电商平台升级为大消费平台。
至此,蒋凡可以说是执掌了阿里集团的半壁江山。
蒋凡需要大干一场,以证明回归核心地位的正确性,同时为向阿里更核心的权力位置积累业绩。
39岁的蒋凡,目前是阿里集团17名合伙人中最年轻的,他更是与马云、蔡崇信、吴泳铭、邵晓锋组成了阿里集团最核心权力机构-合伙委员会。
五年之前,蒋凡因家庭绯闻事件,还是一名被逐出合伙人名单、被“流放”海外的边缘化高管。但蒋凡凭借阿里国际业务的连续增长,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蒋凡是唯一被取消合伙人身份再次加入的合伙人,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兼任业务线负责人和合伙人的高管。
蒋凡需要落实吴泳铭提出的“以整合促增长”的电商优先战略。
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字节跳动等巨头,没有哪一家不想把阿里拉下马,他们的触角在不断延伸,都希望成为一个超级APP。
反观阿里,在失去蚂蚁控股权之后,阿里好像是一台破烂的大巴车,用淘宝天猫的利润,苦苦支撑其他所有业务前行。
某种程度上看,京东和阿里一样,急切渴望寻找新的增长点。就算没有增长,在业务协同方面减少亏损、提高效率,同样也会是一个亮点。
蒋凡砸下500亿,是“宣战书”,也是“投名状”。
如果成功,他将成为阿里CEO最合格的接班人。